公元前576年,宋共公去世,司马荡泽杀死太子肥,意图掌控宋国政权。右师华元想要惩治荡泽,却因为荡泽一族势力强大,无能为力,只能出奔晋国,打算借助晋国的力量惩治荡泽。
荡泽是宋桓公这一脉的宗室贵族,其本身权势并不比华元的大,但是他所属的桓公之族的权势却强于华元,所以华元出奔晋国,寻找外援。
华元出奔晋国,身为桓公之族领袖的左师鱼石很是忧虑。因为华元在列国和国内的声望很高,可以聚集起对抗甚至除去桓公之族的力量。
于是顶级配资,鱼石和桓公之族其他分支的主事人商量,阻止华元去晋国,为此可以答应华元他们不阻止华元惩治荡泽。
少宰鱼府提出异议,说荡泽死后,桓公之族怕是也要被华元除去。鱼石说:“不会的。但就算会,也还有向戌可以延续桓公之族。”于是,鱼石等人迎回华元。
华元回来后先是除掉荡泽,然后又寻机将鱼石等人驱逐出宋国。但是桓公之族在宋国仍然没有失势,因为华元又任命向戌为左师。向戌果如鱼石所说,延续了桓公之族。
展开剩余83%那么向戌何德何能,竟能让鱼石和华元都如此信任呢?这从他后来做的事情中可以看出来。
公元前563年,晋国大夫士匄请求晋侯出兵攻打逼阳,打算将逼阳封给宋国左师向戌。大夫荀罃说:“逼阳城小而固,胜之不武,不胜反而会成为笑柄。”但士匄坚决请求,晋侯同意了。
于是,晋军和诸侯军队合兵进攻逼阳。但是逼阳确实城小而坚固,诸侯军队久攻不下。
士匄对主帅荀罃说:“雨季将至,还是先撤退吧?”荀罃大怒,说:“我担心群臣内乱才不得不同意你的意见,现在没有成功就要撤退,是想要推卸罪责于我吗?”接着又说:“我老了,受不了风波。给你七天时间,攻不下逼阳,必取尔命!”士匄唯诺而退。
于是,诸侯军队猛烈进攻逼阳,大夫荀偃和士匄亲上前线,终于将逼阳攻下来了。
士匄按照之前的说辞,请求晋侯逼阳赐给向戌。向戌推辞,说:“君上若要镇抚宋国,应该将逼阳赐给寡君。如果赐给外臣,那就是外臣为了给自己增加封地而大兴诸侯之兵,罪莫大焉。外臣以死请求君上赐逼阳于寡君。”晋侯就将逼阳赐给宋公。
这件事中向戌很清醒,知道自己接受逼阳之封后,不仅会得罪宋平公,还会得罪诸侯。到时候不仅宋国容不下他,连列国也再无他的容身之处。所以,向戌推辞了逼阳之封,并且请求晋侯将逼阳封给宋平公。这样一来,不仅讨好了宋平公,更让搏得诸侯的好感。
如果说向戌推辞逼阳之封是“退”的话,那么他接下来所做的事情就是“进”。
公元前546年,向戌见晋、楚两国无心扩张,并且自己与晋国执政大夫赵文子和楚国令尹子木的关系也还不错,就打算效仿前辈华元,说服晋、楚两国执政大夫,牵头与诸侯在宋国举行“弭兵之盟”。
赵文子和子木经过考虑都同意向戌的提议。于是向戌又去了齐、秦两国,提出诸侯弭兵的提议,齐、秦两国也同意。接着向戌又一个个地去其他小国通告弭兵的消息,诸侯见晋、楚、齐、秦四大强国都要参加弭兵之盟,自然不会拒绝向戌的提议。
于是,这一年的五月诸侯的大夫们陆续来到宋国,准备参加弭兵之盟。会盟期间,晋楚多有争端,但最终还是和诸侯一起参加了弭兵之盟。列国战争至此稍停,宋国大夫向戌也名传列国。
从这两件事情当中可以看出向戌很清楚什么时候该进取顶级配资,什么时候该放弃,可以说是“知进退”。
当然“知进退”的前提是“识时务”,如果这两件事还不够体现向戌的“识时务”,那么在下文提到的两件事完全可证明其非常“识时务”。
公元前556年,宋国执政大夫华阅去世,大夫华臣轻视他的儿子华皋比,就派人杀了华臯比的家宰华吴,削弱华皋比的力量。
宋平公知道后非常愤怒,对向戌说:“华臣不仅暴乱华氏宗族,还大乱宋国政治,一定要把他驱逐出宋国。”向戌说:“华臣是宋国的卿,卿臣不和是国家耻辱,还是掩盖起来的好。”
华氏在宋国权势很大,如果有外部威胁,其必定会团结一致。驱逐华臣并不会削弱华氏,而留着华臣则会让华氏慢慢分裂,以至衰弱。
华氏强,向戌就得趴着,华氏弱,向戌才有机会站着。向戌明显知道这一点,才会建议宋平公不要驱逐华臣,而是应该坐山观虎斗。
果然,没多久,华臣就被国人逼迫,不得不逃出宋国。这些国人被谁驱使,虽然没有明据,但明白人都知道是华皋比。
华氏内乱,权威下降,此消彼长之下左师向戌的权势自然就高一些。向戌权势小涨,但仍有一件事让他如鲠在喉,不吐不快。
宋国太子痤性格狠毒,对向戌这种深沉圆滑的人非常看不惯。向戌对此很担心,想要对付太子痤,却一直没有机会。几年后,向戌的机会来了。
公元前547年秋季,楚国去往晋国的使者路过宋国。太子痤与使者交好,便在宋共公的允许下于城外设宴招待使者。
寺人惠墙伊戾是太子痤的内师,却被太子痤讨厌,害怕太子痤即位后会杀了他,就打算在太子痤宴请楚国使者的地方假做盟书,诬陷太子痤联合楚国,意图谋反。
于是,伊戾在太子痤出发后就向宋平公请命去服侍太子痤。宋平公明知太子痤厌恶伊戾,伊戾此去大概不怀好意,但还是同意了。
伊戾去到太子痤宴请楚国使者的地方,安排好假制的盟书后,飞马来报宋平公,说太子痤与楚国使者结盟,意图谋反。
宋平公派人查明盟书后,大怒,询问自己的夫人们以及左师向戌,是否听说过太子痤打算谋反的消息。宋平公夫人和向戌都说听说过。于是宋平公将太子痤抓进大牢。
宋平公此时的夫人叫做弃,深受宋平公宠爱。弃夫人和宋平公有个儿子叫做佐,性格和顺。太子痤在牢中派人向公子佐求救,向戌却一直缠着公子佐,不让太子痤的人面见公子佐。时间一长,太子痤在牢中绝望自杀。
在这件事中,太子痤因为性格狠辣,被众人讨厌;公子佐性格和顺,被众人喜欢。于是,在寺人伊戾陷害太子痤的时候,众人都顺水推舟,令太子痤陷入死地。
其中,向戌出力颇多。而他之所以这样做,除了害怕太子痤的性格外,主要是明白宋国上层大多想太子痤失势,甚至死亡,以便公子佐成为宋国太子。于是,向戌顺水推舟,掐断太子痤最后一丝希望。这点也可以算是“识时务”。
综上所述,宋国左师向戌的为人可以称得上是“识时务,知进退”。鱼石看出了向戌的这种能力,所以将桓公之族的希望放在他身上顶级配资,华元欣赏向戌的这种能力,所以让他做宋国左师。而向戌后来的表现也正如鱼石所料,他不仅延续了桓公之族的权势,更让自己名传列国,甚至名留青史!
发布于:天津市盈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